AMD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9970X处理器测评

实际应用软件测试

接下来我们还使用实际软件进行了测试,差距仍是清晰明了。首先从渲染性能来看,由于处理器渲染可以调用所有线程参与运算,所以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可以轻松击败所有参测产品。在Corona渲染器1.3渲染BTR装甲车模型中,由于该软件也是长期没有更新,所以我们加入了以前的处理器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新一代锐龙线程撕裂者处理器的架构、核心数量优势显著。其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仅需9秒就能完成任务,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需要10秒,而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耗时则较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少了3秒,仅16秒,比64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3990X还少耗时4秒。至于锐龙9 9950X虽然耗时30秒,与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锐龙线程撕裂者7000系列差距较大,但其成绩已经非常接近耗时29秒,采用32核心设计的锐龙线程撕裂者3970X,这也再次反映了处理器架构更新带来的大幅增益。

在V-RAY渲染器测试中也有类似结果,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处理器渲染性能高达158606vsamples,比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领先22.2%,而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借助Zen 5架构优势,其渲染性能相对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也有多达28.5%的优势。在Blender BMW宝马汽车模型渲染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仅需16.47秒就能完成渲染任务,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的耗时多了19.2%,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耗时也较线程撕裂者9970X多了23.4%,至于锐龙9 9950X,它比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耗时都多了54.1%,因此要想高效地完成渲染任务,用户只能选择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

同时在7-Zip 25.0处理器压缩与解压缩性能、AIDA64 FP64光线追踪性能与AIDA64 SHA3-512哈希加密算法性能测试中也有类似结果。核心数量越多,架构越先进的处理器更具优势。因此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都轻松战胜了各自的对手,更适合完成以上类型的工作负载。

在DeepSeek Qwen-32B模型AI大语言模型应用测试中,我们向AI提出了写一首14行英文诗的要求,我们将考察使用不同处理器时的词元生成速度,首个词元生成耗时。结果与SPECworkstation 4.0的AI与机器学习性能测试类似,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仍在测试中领先,不过两款处理器的区别不大。这还是因为在进行AI负载运算时,处理器不会调用太多CPU线程参与运算,因此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与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之间拉不开差距,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只获得了小幅领先。另外在使用GeForce RTX 5090 D显卡与处理器共同生成14行诗时,由于参与运算的主要是显卡,因此参测的5款处理器之间也不会拉开很大的差距,其词元生成速度最低也有54.69tok/s,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速度虽然最高,但其相对于最低速度的领先幅度只有7.55%。

不过一旦关闭显卡加速,假设用户没有性能强劲的显卡,那么差距就能体现,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与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处理器词元生成速度均可以达到7.1tok/s以上,首个词元生成时间只有2s~3.04s,而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与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词元生成速度分别只有6.55、6.1tok/s,首个词元生成时间分别需耗时4.33s、6.28s。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词元生成速度相对于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的词元生成速度领先了12.2%,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词元生成速度则领先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达17.4%。至于锐龙9 9950X的处理器词元生成速度则只有3.77tok/s,首个词元生成耗时需8.94s,差距显著。因此用户如需要处理器算力参与AI运算,那么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就是更好的选择。

在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未能夺冠的唯一例外就是HandBrake 4K H.264视频转1080p H.265视频测试。在这个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耗时最少,表现最佳。从任务管理器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在这个测试中,软件甚至无法使64条CPU线程达到满载,因此工作频率更高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在测试中更有优势也就理所当然。当然,凭借Zen 5架构优势,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还是能轻松击败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与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两款上一代产品。

我们还在HandBrake转码测试中对比了开启AVX-512指令集加速后的转码速度。三款基于Zen 5架构的处理器都获得了明显的加速效果,开启后,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转码耗时较未开启前少了8秒,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耗时少了7秒,锐龙9 9950X的耗时更大幅降低12秒。而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AVX-512指令集加速效果就明显要差一些,只减少了4秒,以至于在AVX-512指令集加速状态下,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耗时比锐龙9 9950X还要多3秒。这也充分说明,Zen 5处理器架构的AVX-512指令集运算效率的确明显优于Zen 4架构。

 

处理器功耗与温度测试

接下来我们还通过CINEBENCH 2024的10分钟烤机测试,简单测试了各款处理器在满载状态下的发热量、功耗与工作频率。结果显示,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与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在满载状态下的功耗差异不大,均在349W左右,但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工作频率却更高,达到了4609MHz,显然这得益于新工艺的采用,同时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满载工作温度也没有上升太多,只有58℃。

而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在满载状态下的工作频率由于提升了250MHz以上,达到5048.9MHz,1.15V左右的满载工作电压也明显高于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1.09V,因此它的满载功耗增加不少,达到了347.8W,仅略低于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其功耗与满载温度都明显高于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所以用户在使用这款处理器时不能忽略电源与散热器配置。而锐龙9 9950X尽管功耗低不少,但由于其工作频率更高,散热面积小,所以它的满载温度不低,用户也需要为它搭配高性能散热设备。

超频测试:CINEBENCH R23处理器渲染性能突破14万

轻松达成DDR5 7800四通道

最后我们还对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超频性能进行了测试,毕竟对规格最强的产品超频,我们才有可能得到更能位居前列的分数。借助技嘉TRX50 AERO D主板丰富的BIOS设置项目,我们能让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最高加速频率提升到5.6GHz左右,其默认状态下的最高加速频率只有5.4GHz。超频后,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CINEBENCH R23多核心渲染测试成绩突破了14万分,达到惊人的141760pts,而其默认频率下的成绩为120919pts,超频后的性能提升了多达17.2%。同时它的CINEBENCH 2024多核心渲染性能也再创新高,达到7459pts,较超频前的6875pts提升8.5%。CPU-Z多线程、单线程性能达到65284.4、880.4分,较超频前分别提升9.9%、1.9%。

▲超频后,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CINEBENCH R23多核心渲染测试成绩突破了14万分

▲超频后,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CINEBENCH 2024多核心渲染性能为7459pts。

▲超频后,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CPU-Z多线程性能突破65000分。

借助体质优秀的芝奇T5 Neo DDR5-6400 R-DIMM 128GB内存套装,由12层服务器级PCB电路板打造的技嘉TRX50 AERO D主板,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也有不错的内存超频能力。只需要将内存电压从1.35V提升到1.4V,再将延迟稍稍调高到36-46-46-96,我们就能轻松地将内存速率从DDR5 6400超频到DDR5 7800,在AIDA64中内存测试中获得读取、写入、复制带宽全部突破205GB/s的惊人成绩。与其在DDR5 6400下的测试成绩相比,其内存带宽得到大幅提升,内存延迟从较高的95.9ns有效降低至89.2ns。

▲芝奇T5 Neo DDR5-6400 R-DIMM 128GB内存套装的DDR5 6400默认性能(注:AIDA64暂无法正确显示内存速率)

▲超频到DDR5 7800下的四通道内存性能,带宽大幅提升,延迟得到有效降低。(注:AIDA64暂无法正确显示内存速率)

专业的工作需要更专业的处理器来完成

综合以上测试来看,我们认为两款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的测试表现让人非常满意。它们拥有明显超越锐龙线程撕裂者7000系列处理器的性能表现,虽然技术间隔只有一代,但得益于AMD高速的技术发展速度,它们在绝大部分测试中相对于上一代产品都有10%以上的领先幅度,在不少测试中的领先幅度甚至超过15%、20%,更适合用在AI与机器学习、能源领域、金融服务、生命科学应用、媒体与娱乐行业与产品设计等领域。这也表明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绝不是只有小幅性能增长,挤牙膏的应付式换代产品。可以说,即便是锐龙线程撕裂者7000系列处理器的用户,如果需要更强的性能,那么也非常有必要将处理器升级为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而且该处理器还兼容以前的TRX50主板、DDR5内存,不会为专业用户带来太大的负担。

价格方面,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将于7月31日晚9点在各大平台发售,比如京东这类电商。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国行售价为40980元,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售价为20970元,其上市价格与产品型号的后三位相同,也算是一个小彩蛋。而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首发上市价分别为45999元、25999元,显然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的价格也更具性价比。所以我们认为,从游戏、AI到影视动画,再到工业与医疗等行业的各大公司单位、院校与科研机构应尽快升级工作站,使用新一代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毕竟处理器性能的提升也能加速工作人员的任务完成速度,大幅降低耗时,并最终促进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的进步,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专业的工作需要更专业的处理器来完成。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