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9970X处理器测评
考虑到主板支持4通道内存架构,并且技嘉TRX50 AERO D主板的官方规格是可将4通道内存的速率最高超频到DDR5 7800,因此为了给处理器内存控制器提供充足、稳定的电源支持,主板的内存控制器供电采用了夸张的8相供电设计,已经与普通主板的处理器核心供电规模相当,且还搭配SPS MOSFET、DrMOS高品质元器件。鉴于处理器内部的PCIe控制器提供了数量众多的PCIe通道,具备连接大量扩展设备的能力,因此为确保PCIe控制器稳定工作,技嘉也为它采用了4相供电设计,同样搭配支持108A负载的SPS MOSFET。此外,主板还采用8Pin+8Pin高强度CPU供电接口、24Pin实心主板供电接口,内部接针基于特制的实心结构设计,可确保它与电源线连接更充分、降低阻抗、提升电源效率,并更加坚固耐用。

▲主板的8Pin+8Pin高强度CPU供电接口不仅拥有金属加固设计,其内部接针还基于实心结构设计。
为降低工作温度,技嘉为这总计28相供电配备了三块大面积散热装甲,其散热面积是传统散热器的4倍,完全覆盖供电电路中的电感、MOSFET等高热元器件。每块散热片下铺设了高导热系数的导热垫,让电感、MOSFET可以与散热器紧密接触,快速导出热量。为提升散热效率,三块供电模块的散热装甲通过一根8mm的镀镍热管连接,可以加速热量传递,更快地降低电感、MOSFET高热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其散热装甲还采用了复合式剖沟设计,在散热器上设计了多个通道和出入口,机箱内风扇吹来的气流能畅通无阻地通过散热装甲,高效地带走散热装甲上的热量。

▲三块散热装甲通过一根8mm的镀镍热管连接
为了让主板有更好的超频能力,特别是对高频内存的支持能力,这款主板采用12层服务器级PCB电路板,并在电源层与接地层采用2盎司纯铜箔材质,以降低PCB阻抗,提升PCB散热性能与电源转换效率。主板中的内存线路则采用菊链式布线设计,优化了内存线路宽度、长度和样式,将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和内存插槽之间的整体阻抗降低。同时,技嘉也在这款主板BIOS中提供了其独有的“黑科技”:高频宽选项,用户只需简单地打开这个功能,就能提升内存带宽并降低内存延迟。

▲技嘉TRX50 AERO D主板BIOS也拥有高频宽选项黑科技,可以提升内存带宽并降低延迟。
借助TRX50芯片组的采用,技嘉TRX50 AERO D主板拥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它提供了两根PCIe 5.0 x16带宽的显卡插槽,其中显卡主插槽符合超耐久标准,引入了无缝一体式设计,配备橡胶内衬条、锌合金,可以更稳固地承载沉重的大型高端显卡,拥有相对普通显卡插槽10倍的承重能力,并为高速信号提供有效的电磁屏蔽。为了方便使用,显卡主插槽还采用了快易拆设计,其卡扣有一个向右突出的延伸体,手指更易按压,让用户能轻松拔出显卡。另外一根显卡插槽也拥有完整的PCIe 5.0 x16带宽,可以让用户安装高性能独立显卡或算力卡,加速各类高负载工作任务的执行。第三根显卡插槽则拥有PCIe 4.0 x16带宽,规格稍老一点的独立显卡或算力卡在这根插槽上也能完全释放出最大性能。

▲技嘉TRX50 AERO D主板提供两根PCIe 5.0 x16显卡插槽,一根PCIe 4.0 x16显卡插槽。
存储部分,技嘉TRX50 AERO D主板提供了多达三个PCIe 5.0 x4 M.2 SSD插槽,一个PCIe 4.0 x4 M.2 SSD插槽,并为每个SSD插槽都提供了导热贴+散热装甲的保护,而且它们的M.2 SSD散热装甲还采用快易拆设计,用户只需向右扳动旋钮即可取下或安装散热装甲,非常简单。值得一提的是,三个PCIe 5.0 x4 M.2 SSD插槽接口都由金属材质打造,引入了技嘉的一体式抗干扰金属遮罩设计,可加强插槽X轴与Y轴的强度,并采用SMD表面贴装技术安装,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号完整性,保障PCIe 5.0 SSD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为简化使用,该主板的M.2 SSD接口引入了免工具快拆设计。无须再去寻找那极易丢失的固定螺丝,每个M.2 SSD接口都有一个卡扣,安装M.2 SSD时只需转动卡扣即可固定或取出SSD,非常简单。

▲技嘉TRX50 AERO D主板提供了多达三个PCIe 5.0 x4 M.2 SSD插槽,一个PCIe 4.0 x4 M.2 SSD插槽。

▲主板为每个SSD插槽都提供了导热贴+散热装甲的保护
技嘉TRX50 AERO D主板也有强大的SATA硬盘连接能力,总计配备8个SATA 6Gb/s硬盘接口,可以轻松连接数块大容量机械硬盘。同时这款主板还拥有使用高性能移动存储设备的能力,在它的IO背板接口,技嘉TRX50 AERO D主板提供了两个接口带宽达40Gb/s的USB 4 Type-C接口。在连接像奥睿科风冷大师M.2 USB4硬盘盒这样的USB4移动存储设备,并在硬盘盒里插入高性能SSD后,可以带来突破370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远远超过那些读写速度难以超过2100MB/s的USB 3.2 Gen 2×2移动SSD。此外,其USB4接口还可以用来充电或连接显示器。

▲主板配备多达8个SATA 6Gb/s硬盘接口

▲主板的I/O背板接口提供了USB 4 Type-C接口、万兆有线网卡、Wi-Fi 7天线等接口。
主板配备的Wi-Fi 7+蓝牙5.3无线模块则带来了强劲的无线连接能力,其无线模块基于高通QCNCM865 Wi-Fi 7网络芯片,支持320/160 MHz信道、4K-QAM与MLO多链路技术,可以将2.4GHz频段分配给流媒体,将5/6GHz频段分配给游戏,从而带来中断更少、质量更高的网络体验,最大理论传输带宽为5.8Gb/s。主板包装盒中附送了2T2R Wi-Fi 7高增益天线,集成智能天线功能,可有效提升信号强度,而磁性底座设计则让用户能方便地将天线固定在机箱上。有线网络部分,技嘉TRX50 AERO D主板不仅配备了常见的瑞昱2.5Gb/s有线网卡,还板载了Marvell AQtion AQC113C万兆有线网卡。该网卡基于高性能、可扩展的mGig以太网MAC PHY控制器,支持EEE节能以太网、PTP精确时间协议,同步以太网等多种技术,并使用PCIe 4.0 x4通道与主板芯片组通信,能轻松实现10Gb/s的数据传输。

▲主板附送了2T2R Wi-Fi 7定向高增益天线,集成智能天线功能,可有效提升信号强度。
尽管只是一款工作站主板,但技嘉也非常注意用户的音质体验,在技嘉TRX50 AERO D主板上采用双声卡设计,其中前置音频由瑞昱ALC 897芯片负责,足以满足日常音乐、视频播放体验。后置音频则由瑞昱ALC 4080芯片输出,支持DTS:X Ultra沉浸式声音体验技术,并通过了Hi-Res Audio认证。这意味着它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音频输出。总体来看,技嘉TRX50 AERO D是一款设计全面的产品,在做工用料、功能与接口配置上都没有短板,不仅可以轻松支持锐龙线程撕裂者Pro 9995WX、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这类顶级处理器,还能带给用户完美的存储、多显卡连接、网络与音频体验。

▲主板的前置音频系统配备了瑞昱ALC 897音频芯片,并搭配专业音频电容、音频分割线设计。
技嘉TRX50 AERO D主板产品规格
- 接口:Socket sTR5
- 板型:E-ATX
- 内存插槽:DDR5 ×4(最大1TB、最高DDR5 7800)
- 显卡插槽:PCIe 5.0 x16 ×2
- PCIe 4.0 x16 ×1
- 扩展接口:PCIe 5.0 x4 M.2 SSD ×3+PCIe 4.0 x4 M.2 SSD ×1+SATA 6Gb/s ×8
- 音频芯片:瑞昱ALC4080 2声道(后置)
- 瑞昱ALC897(前置)
- 网络芯片:瑞昱2.5Gb/s有线网卡+AQC113C 10Gb/s有线网卡+高通Wi-Fi 7 QCNCM865+蓝牙5.3模块
- 背板接口:USB 3.2 Gen 1 Type-A+USB4 Type-C+USB 3.2 Gen 2 Type-A+DP-IN+RJ45+模拟音频2声道接口
16层PCB设计搭配SK海力士颗粒
芝奇T5 Neo DDR5-6400 R-DIMM 128GB内存套装
为释放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处理器的最大性能,在本次测试中我们特别采用芝奇T5 Neo DDR5-6400 R-DIMM 128GB四通道内存套装。这款内存由四条单根容量为32GB的DDR5内存组成,由于工作站或服务器内部一般采用多通道内存设计,单根内存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该内存不仅采用了低矮的板型设计,甚至没有配备散热片。因为它采用了夸张的16层PCB设计,相较于传统的8层或10层板设计,这种高密度多层结构可有效提升内存速度、强化信号完整性、并降低信号干扰,即使在高工作负载下也能确保稳定且高效的数据传输表现,并能有效降低内存发热量。同时该产品在DDR5 6400下的工作电压较低,只有1.35V。

▲这款内存由4条单根容量为32GB的DDR5 6400内存组成
作为面向专业用户的产品,这款芝奇内存支持Side-Band ECC、On-die ECC两种内存纠错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内存可靠度与数据准确性,全系列芝奇T5 Neo内存还配备了RCD暂存时钟驱动器,让内存在高速率工作下仍能维持信号完整性及可靠性。此外,每根芝奇T5 Neo内存板载两个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与一个保险丝,可以防止瞬态电压突波与静电放电(ESD)损坏内存,形成稳固的双重防护设计。

▲该内存采用编号为“H5CG48AHBD”的SK海力士A-Die颗粒
芝奇还将传统的超频技术带到了专业内存领域,通过16层PCB设计,编号为“H5CG48AHBD”的SK海力士A-Die颗粒,令该内存具备不错的高速率工作能力,并支持AMD EXPO内存超频技术。用户只需在主板BIOS中载入内存的EXPO超频配置,保存重启就可以一键将内存速率提升到DDR5 6400,其在DDR5 6400下的工作延迟为32-39-39-102,为用户在性能、容量、可靠性上都带来极致体验。

▲ 从内存标签上可看到,该内存支持AMD EXPO内存超频技术,在DDR5 6400下的工作延迟为32-39-39-102,工作电压为1.35V。
专为锐龙线程撕裂者打造
银欣XE360-TR5水冷散热器
尽管锐龙线程撕裂者处理器包装内自带的sTR5扣具可以安装在部分普通散热器上为处理器散热,但问题是普通散热器本来是为Socket AM5、LGA 1700接口的小尺寸处理器设计,水冷头面积较小,比如银欣的NovaPeak 360 ARGB水冷头长、宽就只有81mm×66mm,并不能完全覆盖庞大的锐龙线程撕裂者处理器,因此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银欣XE360-TR5水冷散热器。与普通产品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就是水冷头尺寸要大得多,长宽达到119mm×79mm,可以完全覆盖锐龙线程撕裂者处理器。同时其水冷头还采用镀镍铜打造,并搭配大尺寸微水道铜底板,可实现高效地导热。

▲水冷头造型与众不同的银欣XE360-TR5水冷散热器
而它的铝制水冷排不仅可以安装三个最大风量为87.72 CFM、最高转速为2800 r/min,最高噪音为46dBA的高性能风扇,还将基于三相六极马达的水泵整合进冷排中,以降低水泵的输出噪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银欣XE360-TR5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尽管面积大,但没有了水泵的拖累,所以它的水冷头可以设计得相当低矮,只有28mm高,而普通水冷散热器由于内置水泵,所以其高度一般可达60mm左右。银欣XE360-TR5的水泵转速高达4000r/min,确保了高效的散热性能,同时银欣还对它的水泵使用铝合金腔体设计,以强化整体结构。

▲相对普通散热器的水冷头,银欣XE360-TR5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散热面积要大得多。
银欣XE360-TR5水冷散热器的另一大优点在于安装非常简单,只需为处理器抹上硅脂,再将水冷头对准sTR5处理器插槽上的4个安装孔,用内六角螺丝刀拧紧安装孔上对应的螺丝就能完成安装,缺点就在于它不兼容AMD锐龙线程撕裂者外的其他处理器,所以它就是为锐龙线程撕裂者用户打造的专属散热器。

▲由于没有内置水泵,所以银欣XE360-TR5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尽管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长方形,但高度低矮。
不让存储成为测试瓶颈
Crucial英睿达T705 PCIe 5.0 SSD
为避免因硬盘数据读写速度过低,影响测试成绩,在此次测试中我们采用了Crucial英睿达T705 PCIe 5.0 SSD 1TB。这款固态硬盘仍然采用在之前PCIe 5.0 SSD上出现过的群联PS5026-E26主控,但却是经过优化的最新Max14um版本。之前使用群联PS5026-E26主控的PCIe 5.0 SSD理论总功耗可达14.85W,而群联PS5026-E26 Max14um版本则把功耗降低到平均11.55W,从而令SSD主控的工作温度能得到降低,仅依靠被动散热方式就能稳定工作。群联PS5026-E26 Max14um支持多达8个NAND闪存读写通道,32CE片选信号,并符合NVMe 2.0标准。

▲Crucial英睿达T705 PCIe 5.0 SSD还是采用传统的蓝白相间包装
SSD的闪存则采用B58R 232层堆叠的TLC闪存颗粒,IO接口速率可达2400MT/s。这也让我们此次使用的Crucial英睿达T705 PCIe 5.0 SSD 1TB的标称顺序读取速度达到13600MB/s,标称顺序写入速度也有10200MB/s。同时为了提升SSD的性能,Crucial英睿达T705 PCIe 5.0 NVMe SSD采用了独立缓存设计。本次测试使用的1TB产品配备了1GB独立缓存,用于存放记录数据位置的FTL映射表。目前SSD的读写操作都需要查询这张记录表,要想读写速度快,就需要把这张映射表存放在高性能的DRAM内存颗粒中,从而有效提升SSD的读写性能。同时,Crucial英睿达T705 PCIe 5.0 NVMe SSD拥有5年质保加写入数据量的质保政策,我们使用的1TB产品就拥有600TB的质保可写数据量,为本次测试提供了性能加稳定性的双重保障。

▲本次测试的1TB产品拥有13600MB/s的标称顺序读取速度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