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9970X处理器测评
我们如何测试
测试平台
- 主板:技嘉TRX50 AERO D
- 技嘉X870E AORUS MASTER超级雕(仅锐龙9 9950X使用)
- 处理器: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锐龙9 9950X
- 内存:芝奇T5 Neo DDR5-6400 R-DIMM 128GB内存套装
- 芝奇DDR5 6000 CL28 32GB套装(仅锐龙9 9950X使用)
- 硬盘:Crucial英睿达T705 PCIe 5.0 SSD 1TB
- 显卡:GeForce RTX 5090 D
接下来我们将对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进行详细的性能测试,为了解采用Zen 5新架构后的进步幅度,我们将使用基于Zen 4架构,同为64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32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进行对比测试。同时我们还将使用消费级处理器中的旗舰产品——16核心、32线程的锐龙9 9950X与它们进行对比,看看普通处理器在性能与应用表现上有何不同。
测试中,所有处理器都将使用技嘉主板特有的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Enhancement(PBO增强功能),该功能既可以开启处理器的PBO功能,又可对处理器的电压、功耗进行控制,保证处理器的TDP不超过标称规格,比如所有锐龙线程撕裂者的功耗都限制在最高350W,让用户兼得性能与低能耗。技嘉主板提供了大量不同等级的PBO加速选项,从70 Level 1到90 Level 5。前面的数字指的自然是温度,意味着允许处理器达到的最高工作温度。

▲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锐龙线程撕裂者7000系列,以及锐龙9 9950X处理器均在PBO增强功能的90 Level 3设置下工作。
后面的Level 1~Level 5则是提速的幅度,设定等级越高,频率提升幅度就越大,当然处理器可能会因为散热器性能或处理器体质限制出现稳定性问题。在本次测试中,所有参测的AMD处理器都能在90 Level 3下稳定工作,我们也将在该设置下对处理器进行测试。
CPU基准性能测试
首先我们进行了CPU-Z基准性能测试,CPU-Z最大的好处在于虽然其版本不停地在更新,但依旧保留了几乎每款被测试处理器都用过的“古老”测试模块17.01.64基准测试,因此这也为我们对比各代锐龙线程撕裂者处理器创造了条件。最为明显的是各代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有明显不同,采用Zen+架构的锐龙线程撕裂者2000系列处理器的得分大多在470~503之间,第三代产品则提升到500~550分,基于Zen 3架构的第四代锐龙线程撕裂者PRO 5965WX则将单线程性能提升到了630分左右。而在锐龙线程撕裂者7000系列处理器上,依靠Zen 4架构与更高的工作频率,它们的分数均达到了770分以上。
到了最新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得益于Zen 5架构的采用,它们则将单线程性能得分提升到850分以上,其单线程性能相对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分别提升10.8%、8.6%。而锐龙9 9950X由于核心数量少,最高加速频率达到5.7GHz,因此它的单线程性能表现更胜一筹,获得了最高的868.1分。单线程性能的提升不仅能让处理器更快地执行各类单线程应用,其多线程性能也势必将得到大幅增强。

比如与同为64核心、128线程设计,基于Zen 4架构的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基于Zen 2架构的锐龙线程撕裂者3990X相比,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的多线程性能逼近6万分,分别较它们提升了13.1%、90%。而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多线程性能逼近35000分,较同为32核心、64线程设计的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锐龙线程撕裂者3970X分别提升16.3%、59.9%。值得注意的是,处理器架构的进步使得现在核心数量更少的产品就能在性能上超越以往核心数量更多的处理器,比如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多线程性能就击败了64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3990X,仅仅16核心设计的锐龙9 9950X在多线程性能上甚至可与24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Pro 5965WX媲美。显然,Zen 5架构、TSMC 4nm FinFET生产工艺的采用的确能有效提升新一代锐龙处理器的性能。
在CINEBENCH R20处理器渲染性能测试中也有类似结果,在该测试中我们能找到第三代锐龙线程撕裂者3000系列处理器的成绩与它们对比。其在单核心性能上的区别同样十分明显,第三代产品的单核心性能在488~521分之间,到了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它们的单核心性能就提升到780分这个级别。而最新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单核心性能更进一步,达到850分级,锐龙9 9950X则凭借核心数量更少,加速频率更高,其单核心性能达到900分。因此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多核心性能都获得了大幅提升,较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分别获得17%、19%的显著进步。同时,锐龙9 9950X也只用16颗核心就击败了32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3970X。

在仅与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对比的其他处理器测试中,不同代的处理器在单核心性能上也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在CINEBENCH 2024单核心渲染性能中,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成绩都为122,采用Zen 5架构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单核心分数则能达到133分左右,锐龙9 9950X得益于更高的工作频率,单核心成绩为143分。在GeekBench 6.4处理器性能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单核心分数仅3100分出头,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能达到3330分以上,锐龙9 9950X的单核心测试则能获得3525分。




这也导致最终在多核心性能上,它们也有很明显的差异。比如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CINEBENCH 2024多核心渲染性能分别比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提升了13.2%、18.2%,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GeekBench 6.4处理器多核心性能分别比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提升了12.8%、17.7%。
在对处理器单线程、多线程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的《鲁大师》处理器测试中,五款参测处理器也有明显的区别——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是唯一一款处理器性能得分达到320万以上的产品,核心数量少一半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则能获得251万的得分,比同为32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领先了13.96%。核心数只有16颗的锐龙9 9950X则只有157万分的成绩。综合以上测试,不难看出尽管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与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在技术层面上只相差一代,但它们的单核心、多核心性能都有明显进步。

工作站专业应用性能测试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实际应用测试来看看更强的处理器性能是否能在各类专业应用、软件中带来好处。因为锐龙线程撕裂者是为工作站打造的处理器,所以我们首先就使用SPECworkstation 4.0测试了各个测试平台在AI与机器学习、能源领域、金融服务、生命科学应用、媒体与娱乐行业与产品设计的性能表现。而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在能源领域、金融服务、生命科学应用三个测试中能与其他处理器拉开非常显著的差距。比如在能源领域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相对上一代的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领先19%,相对同代但核心数少一半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也有46.3%的优势。这是因为能源领域测试中包括将卷积滤波器应用于图像的性能测试,用于模拟静电、热传导和流体流动的二维泊松方程求解,以及处理地震成像数据的地表相关多重预测性能测试(SRMP),而这些测试都能调动远超64条CPU线程参与运算。

在金融服务测试中,该测试主要使用随机抽样运行蒙特卡洛模拟期权定价,使用微分方程评估期权定价的Black-Scholes模型,使用生成二项式树的迭代过程测试期权定价的二项式模型。同样在这些运算中也会调用远远超过64条的CPU线程参与运算,因此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相对32核心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领先了多达57.77%,相对同为64核心的上一代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也有15.13%的性能优势。原因还是在于更多的处理器核心数量与Zen 5架构的结合,比如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每秒可运行326255.87次蒙特卡洛模拟期权定价,而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每秒的运行次数只有203168.47次,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每秒的运行次数为281989.96,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每秒运行次数则只有176997.98。


在AI与机器学习性能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两者的差距不大,但它们相对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两款上一代产品优势明显。AI与机器学习性能测试主要测试ONNX推理、数据科学两大项目。在这些测试中由于CPU线程调用数量不会大幅超过64条,因此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区别不明显,但借助Zen 5架构优势,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在该测试中分别领先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达16%、27%,优势很明显。

在媒体与娱乐行业应用性能、产品设计性能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依然位居前列,这是因为其中使用的部分测试会调用远超64条的CPU线程参与。比如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使用LuxCoreRender引擎运行Food食物的渲染速度可达15.19Msamples/s,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渲染速度为9.19Msamples/s,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的渲染速度为12.52Msamples/s,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渲染速度只有7.78Msamples/s。

在OpenFOAM使用XiFOAM求解器对湍流进行建模的测试中,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只需要28.33秒就能完成任务,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需要37.46秒,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则需耗时33.61秒,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耗时则高达40.55秒。在使用Rodinia CFD求解器测量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性能测试时,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执行速度高达523.23iterations/s,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的执行速度为389.33iterations/s,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的执行速度达到468.53iterations/s,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的执行速度则降至317.43iterations/s。

不难看出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显然更适合在工作站领域应用,首先不少工作站领域的应用测试都能调动远超64条CPU线程参与运算,再加上Zen 5架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锐龙线程撕裂者9980X的64核心、128条计算线程的性能。而锐龙线程撕裂者9970X则适用于预算有限,但希望获得更高性能的用户,借助Zen 5架构,它的性能不仅远超锐龙线程撕裂者7970X,更在AI与机器学习测试中超过了64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在生命科学应用性能、媒体与娱乐行业应用性能与产品设计性能测试中的成绩也非常接近锐龙线程撕裂者7980X。而锐龙9 9950X的处理器单线程性能虽然有优势,但由于核心数量差距太大,而专业工作站应用软件大多需要强大的多核心算力,所以锐龙9 9950X的测试成绩与这些处理器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是无法替代它们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