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开战 国运之争抢的是未来50年!
贸易战正式打响!7月6日,美国正式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作为反击,中国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已于北京时间6日12:01正式实施。
至此,美国和自己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中国、欧盟、加拿大发动了贸易战。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正式打响!
这个规模有多大呢?大到几乎算得上是经贸领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自6月1日零时开始,对进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9%的关税。而作为反击,加拿大则将对166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将分25%和10%两档计税;
墨西哥宣布对美国各类农产品和工业品,包括对猪腿、苹果、葡萄和乳酪,以及钢铁等产品采取对等举措;
欧盟预计会对28亿欧元(33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直言:“这是世界贸易糟糕的一天。”
贸易战普通人感受不强,长远影响巨大!
此次贸易战,网络上的关注程度也空前高昂。而最有意思的是,除了关注这件事的影响,网友们还把目光纷纷投向了一艘美国前往中国的运大豆的船上,如果这条船不能在6日中午及时赶到大连港,就将多交几千万的关税。
从客观上看,尽管此次贸易争端是全球性的。但是对中国的贸易战,短期看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普通人对此的感知也不会太明显。一方面是很多类产品的贸易可以找到替代品;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端汽车等产品,能够感受到价格变动的人还是只有少部分。
但是贸易争端一旦开启,往往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长远来看,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无疑将会是非常深远。
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末,美国也和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发生了一场长达二三十年的贸易争端,这场争端打了30年,结果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自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场贸易争端迟早有一天会发生。但是如今的中国,经济体量是日本的近3倍,制造业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另外人口也是当年日本所无法比拟的。
从市场、体制、人口、体量上看,现在的中国和当时的日本情况完全不同,这场贸易争端的走向也会更加复杂,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为了对冲掉贸易战的影响所采取的举措,将会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彻底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
科技金融领域的争夺是核心目标
目前来看,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个阶段的经济形势并不好,但是从7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的信息来看,目前的就业形势并不差。而且国家也确定了进一步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的四项政策措施。
只要大家有工作,整个社会就能大体上保持稳定。而更重要的则是,在此次会议上强调:
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科技金融型国家“,在这场贸易争端里,美国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
关于“中国制造2025”,以下是百科上的简介: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而且,美国最希望的是通过贸易战的方式打击我国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且迫使中国在货币金融领域更大开放。进而遏制中国的崛起!
而此前的中兴事件也的确刺痛了中国的神经。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无论所处的环境,还是体制、薪酬等等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而这一次的“放管服”改革将直击这些痛点,倒逼中国加快科技研发的脚步。
从企业层面来看,贸易战对竞争力低的企业打击最大,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在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刻的改革。
而中国国内的去杠杆实际上已经对这批企业进行清理,从股市中可以看出,即使仙股成群国家也不救了,就让它们自己爆掉,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这是一场国运之争!
国际政治竞争的逻辑和经济上的计算逻辑是不同的。经济上的逻辑讲究的是实现资源约束条件下以最小的成本达成最大绩效,而政治上的逻辑是只要我打败对手就可以,至于自损六百还是八百,不重要。
很显然,这场战争是一场关乎国家政治利益的较量,是一场着眼于未来的“国运之争”。
而全球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国运之争”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未来中国经济要面临的是一场可能持续50年的艰苦“抗战”!
而我们要做的是摒除自大情绪,正视差距,通过自主创新:既有技术领域的创新,更有体制和制度上的创新,改变中国经济的运营结构和运行机制,从而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核心动力。
在这个过程里,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参与者;每一点创新,都有用。
本文仅为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在网上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是“中国自卫反击是值得嘉奖的,毕竟这说明我们国人有骨气,但就不要因此而自吹了,我们和美国的差距不止一点半点,低调做人,韬光养晦”。
你觉得贸易战将会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