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风头已起 跟紧了别掉队!

  最近几年,每年都会被冠上各类“元年”的称号,如“智能硬件元年”、“可穿戴设备元年”,今年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智能家居元年”。

  

1

  扎堆来投资,从潜力行业到飞速崛起

  2016年,可谓是智能家居之年。

  一年间谷歌推出Google Home,苹果介绍自己的Homekit,亚马逊搞出了第二代Echo Dot……而国内一线企业如阿里、美的、海尔、小米华为等都相继宣布拥有智能家居营销战略。

  不久前,智能家居被纳入政府报告,获得了国家的全力支持,消费升级更是助推了智能家居市场的爆发。

  这预示着,智能家居市场正步入快速拓展期。

  

2

  百姓不买账,大牌云集的行业仍然步步危机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智能生活”、“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等概念尚未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仍然潜意识更倾向认为所谓“智能家居”等“高科技”只属于有钱人家或者小部分的发烧友,这跟智能家居的普及渠道也很有关系。

  目前,智能家居最常见的销售模式,是商场直销和网络直销,无论哪种销售方式,都存在一个问题:用户对产品缺少了解。智能家居在本质上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构成要素,使用功能是第一要务。消费者需要的是明确知道选择这个品类能得到什么。期望用户在不了解智能家居,也没有接受技术建议前提下完成消费,这无疑非常困难。

  拥有更强经济实力的企业可以将智能家居作为副线业务发展,或者砸钱做零售旗舰店、体验店等,而小一点的厂家如果没有资金和技术加持,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榨。产品普及率低、规格制式未标准化、市场乱象等都让这个行业潜力与危机并存。

  

3

  房地产遇冷智慧社区是否能点燃市场

  智能家居的发展不光是自身在寻求机遇,相邻的地产行业也在盯着这块肉。

  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过去。201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待售面积每隔12个月都以至少1亿平方米的幅度增加。2012年,我国房地产待售面积与销售面积比例为是25%左右,2015年,已上升至54%,增加了一倍以上。从2014年年底开始,住宅的销售增长率为负数。

  房地产近年的遇冷下滑成了不争的事实,不能适应时代转型就意味着被淘汰,于是更多开发企业除了在公关自己的硬件条件外,又开始重新挖掘品牌形象等软实力影响,迫不及待地去加上“科技”、“智能”等王牌标签。于是开发企业的采购名单里自智能手机家电、装修基金后又大量新增了智能产品的预算,开始大量寻求智能厂商合作。

  然而传统智能家居行业,包括小米、海尔、华为等一线品牌在内,始终无法回答一个问题:这些智能家居单品对于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究竟有怎样的影响?业主在购买这些产品的动机是什么,地产开发企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又如何去笼络挖掘商机?

  业主主动购买智能家居影响的范围局限于家庭本身,智能家居如果不能和开发企业搭上关系,“智能社区”就会成为伪概念。业主家里用什么高科技远程操控家电跟开发商有何关系呢?

  真正的智能社区也不仅仅是公共区域有WIFI,门禁出入不再使用实体卡等简单内容,而是业主真真正正能通过智能的设备达到控制和监控的目的。

  智慧家电、智慧自行车、智慧门禁、智慧一卡通、智慧路灯、智慧交通录像等仅仅是设施,而智慧社区发挥的作用就是用一个智能的系统,把这些碎片化的系统整合、连接起来,并通过中枢控制系统为每一个社区的成员、城市的居民以及他的家庭、个人和政府实现便捷的社会化服务。

  未来有多远,智能的风已经吹起

  我国已经下发战略目标今年实现国内143个智慧城市目标,我国现在许多一线城市也都在逐步实现小区安防与110报警系统直接关联、智能物业、智慧停车等,一些大开发企业诸如万科、中海等和智能家居品牌嘟嘟E家拥有智慧社区成功案例。

  国外更是已经从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发展到了智慧城市。像瑞典已经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自动收费和罚款,丹麦通过智能识别和定位技术保障出行畅通。

  

4

  智能这股风头已起,只是看何时燎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