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销售遇冷 面对“双12”亲们何以不爱了?

原标题:网店销售遇冷 面对“双12”亲们何以不爱了?

  乔杉

  有着“双11”的繁华打底,对于“双12”,电商也不无期盼。然而,刚刚过去的“双12”,并没有给电商带来预期回报。据媒体报道,沈阳网店今年“双12”普遍销售遇冷,多家知名网店反映,流量少顾客少,订单更少,有的不及“双11”的五分之一,部分店铺更差甚至不及“双11”的十分之一。

  面对“双12”不如“双11”,很容易想到一个流行词:“累觉不爱”。一个“累”字,两种原因。一种主要在消费者那里,一个月前,该买的不该买的,都“剁手”买下了,两个日子太近,消费潜力提前释放了;还有一种主要在电商那里,市场存在的问题,伤了消费者的心。两个“累”字,都有努力和改进的空间。

  先看第一种累。节日疲劳的形成,很难说没有电商原因。创造出“双11”这样一个消费时点,体现了创新力量;但同质化的“双12”,却渲染着黔驴技穷的色彩。对“双11”的透支效应,电商们当有先见之明。如此短的时间,安放两个节日,多少有些竭泽而渔。这可能还不是最关键的,结构性的要害在于,两个节日如此雷同,纯粹同质化竞争,看不到多少技术含量。如果两个节日,浸润不同的主题和定位,起码冲突没有现在这么大。

  今年“双12”有一个新迹象,那就是线上冷清、线下狂欢。阿里巴巴的统计显示,当天线上线下合作模式大为走红。截至当日14:30,有40万份炸鸡、25万个汉堡通过支付宝和口碑被买走。新现象传导着新可能,这说明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就看电商有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个“双12”,也许只能这样了。展望下一年,打造一个完全不同于“双11”的“双12”,比如把“双12”更多定位于线上线下融合,把“双12”打造成“农村电商节”,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对电商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再看第二种累。这些年来,电商诚信问题,一直为消费者诟病不已。12月8日,中消协发布了部分“双11”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结果显示,93款“双11”标示折扣力度相对大(5折以下)、销量相对多的商品中,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11”价格购买,9款价格有所下降。面对“超四成商品价格促销后不涨反降”,以及一些商品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着实让人伤透了心。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讲“买的没有卖的精”,但在事实上,随着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消费者也不都是糊涂蛋。一个市场的真实状况,可能“卖的没有买的精”。如果电商一直让消费者伤心,很有可能招致“用脚投票”。不排除一些消费者有贪便宜心理,一些消费者也是一个“容易健忘的人”。即便再健忘的人也有一个消化时间,刚刚上过当受过骗,连气还没有喘过来,爱要怎么说出口?故而,“双12”的冷清,何尝不是“双11”的遗毒?

  互联网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消费市场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这两点其实注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电商都处在一个难得的风口。别看现在的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了,再过几年回头一瞥,电商“繁华今胜昔”。未来市场可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电商创新能力和负责态度。因此,电商们很有必要思考,面对“双12”,亲们何以不爱了。希望电商们,能够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协调和区别好两个节日的定位;展现自己的负责态度,以最大决心和勇气割掉不诚信这个市场“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