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在中国自主创新浪潮下的海尔 打破传统做平台
多年来被认为是西方科技技术模仿者的中国,如今正在摆脱这种传统观念。而在中国自主创新浪潮下,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大型家用电器制造商的海尔集团,又是取得现今的成就的呢?
澳大利亚Business Spectator网站1月29日文章称,随着中国诸多科技品牌的崛起,美国各个商学院以及管理顾问都开始留意中国这场新兴的自主创新浪潮。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评论》以及哈佛《哈佛商业管理评论》均针对中国的自主创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更是在访问过中国后,发推文评论称“中国通过这种令人钦佩的创新,将自己由一个一味模仿西方科技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以大规模市场为商业模式的大国”。
而作为中国十大自主创新品牌之一的海尔集团,更是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张瑞敏,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名字,而就是这个人,以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超前战略决策引领海尔,持续发展,将一个频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在他的带领下,海尔迅速发展,并于2013年成功收购了新西兰家电龙头品牌斐雪派克(Fisher & Paykel)。
张瑞敏想打破传统企业结构,而这并不仅仅是取消中级管理、重整管理系统那么简单。他要的是将企业员工从规定的执行者转变成规定的创造者。
大型家电的制造商的传统模式一般都是围绕着研发、市场与销售,而在张瑞敏的理想国度里,海尔将废除传统模式,将公司改造为一个开放式平台,每一个员工都可以为新产品新服务提供奇思妙想或是资金。
张瑞敏在接受中国《财经》杂志采访时说道:“公司不过是一个展示创新的平台,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成为自己老板。”
以海尔集团新成立的子公司雷神为例,就是由集团电脑部门的4个员工创立的。他们在煞费苦心地研究分析了近3万用户的评价与抱怨后,为网络游戏爱好者们量身定做了一款新型膝上笔记本。
雷神游戏本销售额现已已达到2.5亿元人民币,并在海尔的支持下开始进行第一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亿-1.5亿元。而海尔最初投资金额仅为190万元。
同时,雷神还为现有产品及服务的修复提供平台,并完善了海尔的物流链。例如,海尔集团需要9万台卡车来运送货物,所有的卡车都会被输入到公司的信息系统中。这个系统将会起到类似出租车预约APP的功能,不仅会在需要时通知卡车司机,还会根据客户的反馈决定是否继续雇佣。
张瑞敏之所以想到让员工参与创新研发,是因为他留意到日本传统模式太过死板,等级分化太过明显,而这样的体系缺乏创造力。他曾在网上发言称,公司必须尊重自己的员工,并给予他们敢于创新的勇气。
就是这样的理念使得海尔处于一种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森林之所以能永远存在,是因为老树枯死后又会有新芽冒出。每一个员工就像是一棵小树,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创新。也只有这样公司才会越发强盛。”
据悉,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比上一年增长近11%,突破2000亿元,利润同比上涨39%至150亿元。更令人惊讶的是,公司电子商务营收占集团总营收1/4,同比增长2391%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