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9 9950X3D和i9-14900K处理器对比测评

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篇锐龙9 9950X3D和酷睿Ultra9 285K的千帧和Low帧对比评测,结果锐龙9 9950X3D稳赢285K,轻松拿下30%-40%的帧数领先成绩,也成功达成了千帧目标。那如果把CPU换成游戏性能比285K更强的i9 14900K,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盘一盘9950X3D和14900K的千帧挑战赛。

对于Ryzen 9 9950X3D而言,理论上最强的对手是Core Ultra 9 285K。不过,新一代英特尔处理器性能缩缸严重,还不如14代酷睿,因此,Ryzen 9 9950X3D实际上最强的对手是Core i9-14900K。

本文将对比Ryzen 9 9950X3D和Core i9-14900K的游戏性能对比,以评估谁更强,具体有哪些差异。

参数对比

首先还是惯例介绍一下处理器规格,锐龙9 9950X3D基于Zen 5架构双CCD设计,拥有16核32线程,基础频率4.3GHz、最大加速频率5.7GHz,采用第二代3DV-Cache技术,使得三级缓存达到了惊人的128MB。简单来说,锐龙9 9950X3D集9950X的多核性能和9800X3D的超大缓存于一身,兼顾多核性能和游戏性能。

英特尔酷睿 i9-14900K采用Raptor Lake架构、intel 7工艺制造,拥有24个核心和32个线程,单核最高加速频率可达6.0GHz。它采用了大小核异构设计,8个大核心采用Golden Cove架构,16个小核心采用Gracemont架构。所谓成也异构,败也异构,回想异构的出发点是为了优化单核性能和多核能效比,但实际两种架构却相互掣肘,大核性能跟不上时代潮流,小核又成为功耗累赘,可气又可叹。实际的游戏表现中,i9 14900K只有8个大核对游戏性能有提升,16个小核对于游戏来说反而是个累赘,某种程度上它和R7 9700X的概念差不多。

Ryzen 9 9950X3D发布于2025年3月12日,采用台积电4纳米工艺,拥有16核32线程,L1级缓存为1MB,L2级缓存为16MB,L3级缓存为128MB。标准运行频率为4.3 GHz,最高运行频率为5.7 GHz,功耗为170W,建议零售价为699美元。

Core i9-14900K发布于2023年10月17日,采用10纳米工艺,拥有8个大核,16个小核,总共32线程。标准运行频率为3.2GHz,最高运行频率为5.6GHz,最高睿频运行频率为6.0GHz。L2级缓存为32MB,智能缓存为36MB,标准功耗为125W,最高功耗为253W,官方建议零售价为589美元。

测试平台配置

主要配置如下:

Core i9-14900K搭配的主板为华硕ROG Strix Z790-E Gaming,Ryzen 9 9950X3D搭配的主板为微星MPG X670E CARBON,基本配件均相同。

内存为32GB DDR5 6000MHz,显卡为GeForce RTX 4090,硬盘为两块三星970 EVO 1TB ,操作系统为Windows 11。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