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 但其离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还很远

  此次中国广电获批的只是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也就是宽带业务和IDC业务,属于原有业务范围拓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5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电)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中国广电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并允许中国广电授权其控股子公司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上述两项基础电信业务。

  对于中国广电获得第四张运营牌照,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对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电信专家付亮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此次中国广电获批的只是“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也就是宽带业务和IDC业务,属于原有业务范围拓宽,离成为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还很远。

  其实早在2010年,背负三网融合重任的中国广电挂牌事宜便开始酝酿,直到2014年5月才最终由财政部出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注册资本45亿元正式成立。

  2015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5号)文件。文件表示,要加快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以利于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随后直到今年4月21日,工信部才正式发布公告称,中国广电于3月7日提交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申请材料,申请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此前,工信部已经向中国广电颁发了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网络托管业务、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网业务、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共7张跨地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但除了网络托管业务,其余6张牌照仅属增值业务范畴。

  如今在获得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经营牌照后,中国广电似乎已经可以跟三大电信运营商平起平坐了。不少人也希望随着中国广电入局,能够打破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鼎立的局面,用“鲶鱼效应”给竞争格局带来改变。

  不过这样的想法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首先,在资金、通信核心技术和经营能力上,中国广电一时还难以与三大运营商抗衡。在竞争常态化的电信运营领域,获得运营牌照只是第一步,要取得长远发展,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都很重要。

  一方面,三大运营商几乎是全业务,而仅在宽带业务上参与的中国广电与三家电信运营商差距较大,难以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国广电长期处于垄断市场,养尊处优,经营能力很难一时间突飞猛进。

  其次,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传统电信运营商从集团到地方公司的一体化运营机制不同,中国广电成立时,全国各省均已成立独立运营的广电网络公司,完成对全国广电资源整合的难度巨大。

  与之相比,三大电信运营商“宽带+内容”的商业模式逐步成熟,IPTV、OTT等模式大行其道,已经基本占据了全国市场的端口,且正进一步侵蚀有线电视的市场空间。中国广电多年建立的内容优势已经所剩无几,用户也在快速流失,在网络电视快速发展的今天,守住存量电视用户成为难题。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付亮指出,监管上的混乱也可能会给中国广电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中国广电归广电总局监管,而通信监管部门则为工信部,相关的资质、频段、设备入网均需要工信部批准。在中国广电成为运营商之后,交叉管理的情况会增多,导致“管网络的也管内容,管内容的也管网络”。“广电总局和通信监管部门都需要向对方开放更多权限。”付亮表示。

  不过,尽管有种种隐忧,随着中国广电获得牌照,电信、广电业务双向进入的深度和广度的确正进一步扩大。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就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标志着双向进入的正式启动,对各方而言都是好事。而中国联通则认为,虽然目前对自身业务的影响难以评估,但对更多竞争者表示欢迎。

  实际上,目前三大运营商均面临着数据流量的剪刀差,再加上“提速降费”以及“流量不清零”政策的影响,运营商的营收正在下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短期内中国广电很难对消费者以及相关业务产生较大影响,但成为实质上的通信业“第四运营商”后,未来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经营牌照,并打破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对宽带接入等业务的垄断局面,促使电信资费进一步下调,进而改善国内电信市场格局,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