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之外更须“开源”三星的近忧与远虑
近日,有关三星裁员的消息受到中韩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尽管三星已公开否认了有关裁员的消息,仅称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但种种迹象表明,三星的“节衣缩食”早已开始。
在此之前,三星电子就已经宣布将“冻结”2015年薪资水平,即不再上调加薪。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首次未给员工涨薪。此外,据韩国 媒体报道,三星电子社长申宗均今年上半年的薪酬仅为16亿韩元,与上年同期的97亿韩元相比,剧减86%。还有消息称,三星正在着手将目前拥有的3家公务 机和6架直升机出售给大韩航空公司。
在这些削减开支努力的背后,是三星业绩的持续下滑。据三星电子今年二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万亿韩元,同比下降8.31%。而6.9 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虽与一季度相比,实现了环比增长,但同比却下降4.03%。而与2013年和2014年每季度营业利润曾高达约13万亿韩元相比,更 是不可同日而语。
早在2007年,李健熙就曾预言,未来5-6年内三星可能面临潜在危机。未曾料,预言不幸成真。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一度如日中天的三星也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
固然,裁员、停止涨薪、出售公务机等,能够帮助三星减少一些运营开支。但应该说,对于庞大的三星帝国来说,在“节流”之外,更重要的是,还须“开源”。
当下,三星最为迫切的挑战,是如何尽快挽回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颓势。
引发三星业绩不断下滑的最大原因来自于智能手机业务的不振。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三星约一半的营业利润源于智能手机业务。随着智能手 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星已然成为全球电子企业的“众矢之的”,受到了越来越多新竞争对手的强大挑战。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似乎昨天三星依然是全球智能 手机市场上的老大,今天却突然感到阵阵寒意,危机四伏。
据Gartner最近发布的数据,虽然三星电子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但在苹果的 贴身竞争以及中国厂商的夹击之下,三星的颓势尽显。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下降至21.9%,较上年同期下滑4.3个百 分点。按照出货量计算,三星电子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00万部,从7600万部降至7200万部。在中国市场,三星手机的市场份额 更是节节败退,正在被华为、小米等诸多厂商蚕食,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已经被小米和华为夺走。
相比之下,截至今年第二季度,苹果仍在第二位,但其市场份额却从上年同期的12.2%提升至14.6%,iPhone销量从上年第二季度的 3530万部增长至4800万部。尽管三星在今年4月发售了被寄予厚望的GalaxyS6和GalaxyS6Edge,但数据显示,这并未能缩小与苹果 iPhone系列产品的差距,反有更加扩大之势。
受智能手机业务不振的拖累,三星电子股价在今年3月达到近年的高点每股151万韩元后,已连续5个月下跌,截至9月15日股价已跌至112万每股,仅8月份三星电子的市值就蒸发了120亿美元。
目前看,智能手机在硬件上的创新已经没有太多潜力可挖,屏幕大小、像素、运行速度……这些似乎已经接近极限。而从软件和平台方面看,则恰恰是三星的最大软肋,操作系统受制于谷歌,三星支付的进度也落后于苹果。这些都使得三星在与苹果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在面对中国手机厂商时也无法取得绝对性优势。如何在硬件之外获得突破,对于三星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长远来看,令三星更为头疼的则是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业务板块一直是三星不折不扣的“现金奶牛”。从2014年财务数据看,三星电子、三星显示器、三星电机、三星 SDI等电子板块的资产和销售额占到三星集团总资产和销售额约70%,对集团利润的贡献更是高达90%。但在营收中占比最大的智能手机业务不复往日的势头 后,谁能成为三星的下一个引擎?
事实上,当前陷入困境的不仅仅是电子业务。由于全球经济不振和韩国经济低迷,三星集团旗下的造船、建筑、化学等非电子业务也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利润下滑的挑战,也使得三星处于新增长动力缺失的境地。
曾几何时,凭借“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多元化发展策略,三星造就了全球少有的多元化企业帝国成功神话。在上世纪70年代,在重工业领域的带动下,三星实现 迅速扩张。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电子电器、半导体、显示器及手机产业分别不断推动三星走向辉煌。
对于这点,善于未雨绸缪的三星也早已有所准备。2010年5月三星宣布未来10年将积极进军新事业领域,在太阳能电池、生物制药和医疗设备等五 大领域投资220亿美元。目前看,生物制药领域即将迎来第一个成果。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的第一例新药有望在年内正式获得销售许可。这也似乎意味着三星向 医药事业迈出了第一步。
但作为一个全新的事业领域,再加上药物研发所需投入的资源和时间成本浩大,是否能成功,何时能成功,生物制药能否成为三星的下一个增长动力,还须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