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da M2 Pro投影仪全面测评,重新定义家庭影音体验!
三、亮度实测,未有虚标
1、Qualas激光器当前主流的家用级三色激光器。Vidda大眼睛 M2 Pro搭载的是25年全新一代Qualas32三色激光器,相比较Qualas22激光器。它色彩均衡性提升11%,光通量提升15%,色彩纯度提升3%,属一级能效。实际体验下来,M2 Pro给我的感受色彩表现提升大,亮度真实,支持解码和播放HLG/HDR10/HDR10+解码/3D电影,且提供了电影制作人画质认证。
2、亮度实测:自从各家都改用国标CVIA流明作为投影亮度标准后。投影亮度虚报现象有所减少。但又出现了一个怪象。大家都学Vidda出了一个按照同行标准亮度可以*多少倍。那那个虚报的同行到底是谁?反正行业里至少有一个认知。Vidda投影从不虚标,实测亮度会高于标值。Vidda大眼睛 M2 Pro官宣 1200 CVIA流明:
1、实测默认模式(亮度10,图像模式标准)下1351 CVIA流明;复现率 113%。未有虚标。
2、在标准模式和亮度超频模式下,实测峰值1693 CVIA流明;复现率 141%!


以下是在不同亮度情况下拍摄的画面,投射白墙,大约100吋。
- 不拉窗帘白天强光下不适合,此时建议买C2系列特别是C2Pro以上,实测有4000流明。
- 而在傍晚室内不开灯还能正常看得见的环境下,清晰度有明显提升,观看非暗场景多多片源没有问题。
- 如果白天拉80%以上窗帘,或晚上微光下,关灯下使用,那更清晰了,也没有什么压力。

纯黑环境下,效果如下。已校色为肉眼所见的色彩和亮度。清晰度很好。

四、“0“有害蓝光,蓝光检测
在护眼这道题上,合适的观看距离,观看时长是最佳护眼方式。其次就是防有害蓝光和减少频闪,投影属于非直视光源,合适的环境下漫反射比直接看显示器更舒适些。在防有害蓝光这件事上,蓝光是三基色之一,少是不能少了,一般投影和电视开启护眼模式,就是通过降低蓝色配比,提高红绿色来实现,但这会导致颜色发黄。其次还有硬件防蓝光,直接过滤掉有害蓝光波段。能完全过滤的的投影,目前来看也就只有纯三色激光投影了。
一般有害蓝光的波长在400-450之间,几乎所有非硬件级防蓝光的设备都无法避开此波段,如下图就是显示器和一般电视的光谱,包括普通的LED和灯泡投影光谱也是类似。其蓝色波峰在450左右,在比较400-450波长还有较多蓝色存在。

M2 Pro的蓝色光谱如下:蓝色激光波段已整体往右进行迁移,峰值出现在470nm无害蓝光波段。

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DLP投影的呈现原理其实是时序显示,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别显示红绿蓝 单色,利用人眼视觉暂留效果来合色。所以我拍下来的光谱都是分开的。也能看见到它三光谱之间没有杂色粘连,比LED灯或灯泡投影的光谱,光谱更窄、波峰更高。这也正是纯三色激光色域高的原因所在。

关于画质调色,三色激光投影
五、光学变焦
Vidda C2 Pro和C2 Ultra是目前为止投射比最广的投影,支持0.9-1.5:1可变投射比,1.67倍光学变焦。而售价三四千M2 Pro居然也提供了哈勃光学变焦镜头,支持1.3倍光学变焦,0.9-1.3:1投射比。Vidda大眼睛 M2 Pro带光学变焦的消息让专业玩家狂喜。为什么投射比和光学变焦那么重要?
投射比是投影的核心参数之一。投射比决定了投影在同一个位置能投多大画面的问题。决定了要投100吋,需要把投影摆在哪里的问题。计算公式:安装距离=投射比*投影画面宽度。不带光学变焦的投影,只有一个固定的投射比。它在每个位置都只能固定投一个画面大小。如果想要缩放画面,那会损失亮度,投影四周产生阴影,会让画面变模糊。
比如把120吋数码变焦缩放到100吋,有36%的亮度直接被浪费掉,没有发挥出投影原本价值。8000的投影只能当6000的使用。特别是那些亮度本身不高的投影,那更大材小用了。
举例1)1.2投射比的投影,2.8米的开间,实际只能摆在2.5米的位置,此时就无法投满100吋幕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买更小投射比的投影。

举例2)1.2投射比的投影仪,安装距离在3.5米或更远的位置,无法往前移动投影,画面超过120吋,已溢出100吋幕布。

如果无法往前移动投影,解决办法是使用数码变焦和光学变焦缩放。其中数码变焦缩放后亮度不会提升,相当于损失了原本在该尺寸下该有的亮度,同时会留下阴影区域。如下图

而使用光学变焦且在光学变焦范围内的缩放,不仅不会产生阴影区域反而可以进一步提升亮度。如下图

以下是不同投影无损亮度的安装距离对照。可见想要适应更复杂的安装环境,就需要更广的投射比,既要提供小于1.2的短投射比,让用户2.2米可以投100吋。又要提供大投射比,满足安装太远想要无损缩放到指定尺寸大需求。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